滁州網訊 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是我市推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滁州公安部門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想企業所想、急群眾所急,辦實事、解民憂,優化企業經營發展環境,護航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一企一警” 為企業解難題
為保障疫情期間企業復產復工,市公安局出臺《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十四條措施》,從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到凈化企業內外治安環境,把公安警務服務放在全力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大局中。
今年3月,瑯琊公安分局獲悉轄區內某科技公司受疫情影響資金困難,積極報告、協調該公司轉產生產當前急需的醫療防護口罩,并在3天時間內幫助該企業爭取到660余萬元的擔保貸款,為企業戰勝疫情、渡過難關送去“及時雨”。同時,滁州公安深入打造“一企一警”,在全市220家重點企業逐一安排警企聯絡員的基礎上,全體動員對市內另外318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聯系走訪全覆蓋。民警定期上門“家訪”,問困難、出主意、拿措施,不斷優化服務企業工作方法,切實做到警務前移、警企攜手、共創平安,先后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110余起。
最優服務 讓企業少跑腿
“以前辦一張通行證,大車換小車,跑一趟可能需要大半天,現在通過微信就可以申領城區通行證,方便多了。”依托安徽政務服務網滁州分廳、“皖事通慧滁州”、“皖警便民服務e網通”APP,推行“7×24”小時網上服務,“不見面”核批特種行業許可證、網上核查機動車購置稅等等一大批便民便企措施,在滁州公安落地生根。
“貨運車輛的24項綜檢項目和21項安檢項目有21項重合檢測內容,我們督促檢測機構不重復檢測、收費。”市公安局車管所民警冀春暉說。滁州公安為護航企業發展“開辟綠色通道”“縮短辦事流程”,對涉及企業的160項業務進行梳理,簡化流程、最快辦理,讓企業少跑腿。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我市多個企業的外籍工作人員簽證即將到期。對此,滁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主動為滁州惠科光電科、晉陽電子等多家企業20余名外籍人員辦理了簽證延期,贏得廣泛好評。
為確保企業咨詢能第一時間得到回復,滁州公安對涉及民營企業申請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專人跟蹤服務,對刻制公章等重點業務實行24小時服務專線電話值守,截至目前,已回復企業咨詢電話560余次,累計為11237家新辦企業免費刻制了41961枚章,為企業節約成本約280余萬元。
堅守職能 使企業有保障
天長是滁州全市生產防疫物資企業較為集中的區域。疫情期間,天長市公安局專門抽調48名警力派駐轄區6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全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在維護好企業周邊治安環境的同時,滁州公安著眼企業內部安全,創新企業用工三色預警機制,對招工人員信息進行科技化比對,尤其強化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上的應用,截至目前共抓獲涉毒人員1人,犯罪嫌疑人5人,外省、市逃犯4人,保障了企業的用工安全。
作為服務經濟健康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和保障者,滁州公安部門圍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守護平安”“殲擊20”“百城會戰”等系列行動,集中攻堅,快偵、快破,全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避免企業財產損失。2020年以來,全市共破獲各類侵害企業案件20余起,挽回各類經濟損失2700余萬元。
隨著大批企業因滁州優質的營商環境和便捷的地理位置前來投資建設,薪資糾紛、合同糾紛、工傷糾紛等矛盾糾紛也隨之多了起來。我市公安部門將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機結合,探索出一條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大局的矛盾化解新路徑,預防在前、調解在早、處理在小。位于皖蘇交界的來安縣汊河派出所“劉祥調解室”,僅今年以來就已排查矛盾糾紛隱患700余件。
(楊文逸 孫晟 全媒體記者劉 晨)